廉洁,自古以来便为中国人道德操守的根本。“廉洁”一词,最早见于屈原的《离骚》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至东汉时王逸做《楚辞章句》为之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清廉奉公,方能洁守自身。廉和洁,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在历朝历代,廉洁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有况钟“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拒绝盘剥百姓的爱民之心;有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有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将廉洁精神融入诗词,口口相传,千古传诵。廉洁精神更是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刻入灵魂,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塑造着我们的品格,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小事小节上下功夫,方能成就大辉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廉洁自律上久久为功,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大明清官杨继宗上任前,父亲交给他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八个字:清廉为官,不私一钱。杨继宗上任后始终牢记在心,修身恭行,一生注重廉洁自律,用清廉温暖民心,用“贞肃”书写自我品格。我的父亲很平凡很普通,谈及清廉洁,他的想法很朴素。他常对我们姐弟说“人要多吃苦,多吃亏,吃亏就是福。不要占便宜,没有白占的便宜!”他也常对我们说:“不管干什么事,要对得起自己良心,对得起身边的人,对得起拿的那份工资。”他一直喜欢看莲花,可能是他喜欢在污泥里能开花且结藕吧!他也喜欢养菊花,可能他喜欢的是菊的那份历风霜不变色的风骨吧。父亲虽已离世,但是他说过的一些话却如洪钟于耳,常记于心,常践于行。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正风反腐肃纪的道路上,我们见过太多“因小失大”的“失足者”,他们的堕落,往往从一杯酒、一条烟,一沓钱开始。而做为新时期高校的一名党务工作者,“其身正,其令从。”要想做好党建工作者,要想当好一个学院的领头雁,更应守好底线,身正为范。俗话说:“欲望就像是种子,不断地满足,只会加速它的生长速度。”廉洁奉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私一钱”是底线,也是红线。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更多的师生,直接会影响到学院和学校的声誉。因此更要学廉思廉、感廉悟廉,坚守红线和底线,推动廉洁校园建设落地生根。让清风正气在校园蔚然成风,为教师披上“防腐”铠甲,为学校应用型建设及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廉洁自律的品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外向内而言,是我们法律的底线、纪律的红线,是我们在建功立业过程中磨砺我们的“磨刀石”,是保护我们展翅高飞的“风筝线”,只有在这条线的牵扯下,才能“轻舞”飞扬,举重若轻。
(湖州学院生命健康学院 李晓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