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荐读2025-3

发布者:纪检监察网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3-25



廉文荐


2025-3

总第39




以好作风好形象奋进新征程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作风建设,多次给党员干部讲道理、敲警钟。比如,围绕为什么要加强作风建设,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围绕什么是优良作风,指出“优良作风就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围绕作风建设重点任务,强调“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围绕作风建设的方法途径,强调“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等等。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全党转作风改作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以科学理论为指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作风之弊,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到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裸官”、“小金库”、“吃空饷”……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被刹住,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被纠治,全党全社会迎来了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巨变。“越来越讲规矩了”,“门好进了”,“笑脸相迎,态度越来越好了”,“程序简化了,办事更便捷了”……党员干部作风之变,让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心民心更加凝聚。

历史和现实有力证明,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现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前进道路上,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确保党始终成为人民衷心拥护和信赖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释放出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的鲜明信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涤荡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以好作风好形象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来源:节选自求是网)


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有政治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作风修养、纪律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最根本的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政治修养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定盘星”。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忠诚绝非空洞的口号,而要通过扎实的政治修养来不断淬炼和升华。回溯党的历史,无数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始终坚守对党忠诚,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政治修养。新时代,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复杂环境考验和利益诱惑,只有把政治修养摆在首位,时刻对标对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对党忠诚的纯粹性与坚定性。

政治修养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压舱石”。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而政治修养则是担当作为的底气与根基。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修养,党员干部才能在面对复杂局面时,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准确把握形势,作出科学决策;才能在攻坚克难时,展现出强烈政治担当,不畏艰难险阻、勇挑重担。反之,如果政治修养不足,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难以真正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政治修养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护身符”。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底线,而政治修养则是守住这条底线的关键防线。党员干部只有把政治修养摆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定维护党的形象,时刻把法律、纪律、制度的戒尺和规矩、道德的准绳牢记于心,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廉洁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加强政治修养,首先要铸牢忠诚品格。党员干部做到对党忠诚,就要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其次,要提高政治能力。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断加强政治历练,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和干事创业各方面。

最后,要强化政治担当。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发扬斗争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勇于迎击任何狂风暴雨、战胜任何惊涛骇浪,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来源:《党建》杂志)


朴素是大道

《道德经》里有“见素抱朴”之说。“素”是未经染色的丝,“朴”乃没有雕琢的木,见素抱朴就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朴素合成一词,出自《庄子·天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意说保持淳厚素朴的天性,天下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他媲美,示人保持一颗简朴的心,追求本真,淡然处世。

朴素是大道、大品、大美。观察世人世事可见,心境的洁净,谈吐的直白,容颜的素面,饮食的粗茶淡饭,穿着的棉麻布衣,日用的简约自然,文稿的不加修饰,交往的清淡如水等等,都透着一种朴素的质和美。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朴素,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谱系中一直备受推崇。康熙朝江苏巡抚汤斌,生活极朴素,终年以韭菜、豆腐羹下饭,民间称其为“豆腐汤”。“豆腐汤”的为官之道,赢得了百姓爱戴,当地为此给他建了一座朴素的“民不能忘”牌坊。

朴素还是一种力量。它蕴含、发散、传播着一种诚信力、感召力、说服力。抗大校训“三八作风”,有一条就叫“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每每入眼,总能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和自驱力。

朴素,也是领导干部、名流贤达为官理政、为人处世的圭臬和镜子。崇尚朴素,事业发展将更加低耗高效,也能聚合更大力量。

(作者:于文岗)


太满

先生用米酒机做米酒,不小心把米蒸多了,拌好酒曲后,把米放容器里,直顶到盖子。我说:“这样不行吧!”他不听。结果到规定时间打开后发现,米酒没做成,米还是米,而且有些变质。因为装得太满,没给酒曲和米发酵的空问,所以米酒没做成。

我想:生活中许多事莫不如此。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满,要留有余地,才能有活动变化腾挪反应的空问。想望太满,欲速则不达;欲望太满,则会忘记生命的初衷。

(作者:居著培)


被牵着……

朋友画了一幅画,画上有一处悬崖、一片青草、一群羊和几只狼,画的名字叫《被牵着的兽》。

我问朋友,画里没有绳子,羊并没有被绳牵着,狼也没有被绳牵着,为何画名叫“被牵着的兽”?朋友说,羊盯着草,奔草而去,羊不是被草牵着吗?狼盯着羊,奔羊而去,狼不是被羊牵着吗?羊和狼不都是被一根根无形的绳索牵着的兽吗?它们被各自的绳索牵着,奔向草边的悬崖,却浑然不知。

被牵着的,岂止是这些兽呢?又有多少人,被各种各样诱惑的绳索牵着,走在人生的悬崖边。所以,重要的,是要果断斩断各种各样诱惑的绳索,不被牵着鼻子。

(作者:黄小平)


再坚持一天

那些能绝地反击的创业者,恰恰是在煎熬中鼓励自己再撑一下,哪怕是只撑一天的人。这种体验就像是跑步。

我每天坚持跑四十分钟,最后的那十分钟是最煎熬的,可以说每一分钟都让我筋疲力尽。但真正的喜悦来自最后一分钟,虽然我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那不仅代表我完成了又一天的跑步目标,最重要的是,我接近了更健康的状态。

小的欲望,放纵即可满足;中等欲望,靠克制才能满足;而上等欲望的满足,则需要一天天地煎熬。

(来源:《靠谱》)





    【每期一言贪廉者治理之大纲,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先使之俭。

 ——·陈廷敬《陈文贞公廷敬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