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荐读2025-7(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辑之四)

发布者:纪检监察网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7-07

廉文荐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辑之四

2025-7

总第43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近日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次学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指明着力方向,其中强调“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的重要论断,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的科学凝练,也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科学指导。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系统工程,掌握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至关重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是系统观念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生动实践。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这就决定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绝对不能割裂开来治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统筹推进、贯通治理。大量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也印证,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往往是“四风”从量变转为质变的结果。不少被查处的干部并非一开始就大搞贪腐、欲壑难填,而是先从一包烟、一饼茶、一瓶酒、一顿饭等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上打开了缺口,逐渐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事实表明,只查腐败不纠歪风,腐败就难以有效根治;只纠歪风不查腐败,作风问题还会延绵不绝。只有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综合效能。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体现了我们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之以恒加强党性教育,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坚持反“四风”、反腐败、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多管齐下,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实践充分证明,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然而,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形势决定任务,也决定着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部署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把握正风肃纪反腐的内在机理,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贯通推进整饬作风、惩治腐败,既在“查”上动真格,又在“治”上见真章,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不断提升风腐治理效能。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要注重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并不是要把大家管死,使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扎紧“笼子”、筑牢防线的同时,也要注重由表及里、固本培元。通过把三者贯通起来、综合发力,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积极担当、放手干事。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在严查严纠“四风”问题的同时,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着力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愈是闯关夺隘,愈要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必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新风一开,万木春来。进入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而全盘活,不仅荡涤了看得见的歪风,也在深刻纠正着社会上不良的是非观,重塑全社会的价值观念。如今,杜绝公款送礼,带动商品奢华包装少了,价格亲民了,讲排场、比阔气的铺张浪费少了,厉行勤俭节约影响各领域;净化节日风气,逢年过节四处送礼、大吃大喝的现象得到遏制,走亲访友回归祝福本真,传统节日更轻松温馨,清风正气充盈各角落……党内正气在上升,党风在好转,社会风气在上扬。

优良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能有效促进社会风气的正向转变,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井冈山时期,“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成为老百姓认识和了解共产党的标识,党员干部带头厉行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变了当地存在日久的赌博、迷信等流习积弊;抗日战争时期,但凡到访过延安的人,都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带动形成的社会风气赞不绝口,来延安考察的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感叹“在那里,人人平等,相亲相爱,有如兄弟”,并得出结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党的组织、纯洁了党的作风,同时清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作风建设抓得紧、抓得好,党员干部作风好、党风纯,社会风气就能积极向上。

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干部要使自己的影响始终是正向的、自己的形象始终是良好的,就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对自己苛刻一点,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干部队伍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社会风气就会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过好亲情关,严格要求亲属子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应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以优良作风提供坚实保障。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全党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努力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崇俭尚廉,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对违规吃喝露头就打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一段时间以来,河南部署违规吃喝专项整治,明确坚决刹住吃喝歪风、防止反弹回潮;云南部署集中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强调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从中央到地方,持续释放出对违规吃喝零容忍、一严到底纠治的强烈信号,警示党员干部清醒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政治危害,筑牢思想防线、严守纪律底线。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舌尖上的歪风”,“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局面得到扭转。同时也要看到,违规吃喝问题具有顽固性、复杂性。从农业农村部原部长唐仁健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洪违规组织公款宴请,再到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近期通报的一系列案例表明,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吃心不改”“酒瘾难戒”。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必须露头就打、从严查处,不断深化、实化举措,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在作风建设高压态势下,违规吃喝呈现出花样翻新、隐形变异的特点,必须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紧盯不放、深挖细查,不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信号。从查处案件情况看,有的潜入地下、由明转暗,到隐蔽场所、内部接待场所吃喝;有的巧妙包装变相吃,通过伪造公函、拆分报账、虚列开支等方式隐匿吃喝费用;有的不吃本级吃下级,向下属单位转嫁、摊派违规吃喝费用;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吃请或要求管理服务对象买单,等等。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新特点,创新方式方法,既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又利用大数据等手段,通过调取餐饮发票、公车轨迹等数据进行比对碰撞,揭开违规吃喝“隐身衣”。对发现的违规吃喝问题,严字当头、铁面执纪,动真格、抓现行,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案例表明,违规吃喝往往是违纪违法行为的“导火索”,是腐败问题的“催化剂”。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才能切断背后利益链条。违规吃喝吃的不仅是“饭”,更是“局”,频繁的、不正常的吃喝交往,往往是勾连攀附的手段、由风及腐的起点,背后往往隐藏着请托办事、利益交换等腐败问题。对违规吃喝问题在查清楚时间场所、组织人员、参与人员、吃喝事由、经费来源的同时,还要向前一步、深挖一层,严肃查处作风问题背后的腐败问题,斩断由风及腐、由风变腐的链条。既由风挖腐,又由腐纠风,从腐败案件中梳理分析违规吃喝问题新动向。

坚决纠治违规吃喝歪风,既要在查处问题上从严,释放震慑效应,也要在铲除土壤条件、堵塞漏洞上发力,做到“不敢、不能、不想”一体推进。深入剖析查处的典型案件,全面查找违规吃喝背后的制度机制漏洞、监管责任缺失等原因,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发展特点、基层治理等实际做好“后半篇文章”,督促职能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扎紧制度“篱笆”。同时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政治危害,自觉同“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作斗争,不断增强抵制吃喝歪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以实际行动推动作风持续好转

作风建设人人有责,没有“旁观者”。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每个人都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尽好应尽之责,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好转。

尽好学习之责。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对纪律规矩的内容、作风建设的要求如果不真知、不深知,就谈不上践行。我们常说,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强调的都是学是基础和前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也一样,只有确保学有质量,才能促进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一方面,要原原本本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做到跟进学、深入学、系统学,融会贯通、入脑入心,并使之成为内心信条和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己钻文件,又用文件钻自己”,做到熟知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规矩意识、底线意识,做到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尽好查找之责。“检身若不及”,是先贤哲人推崇的修身之道,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律己和担当精神,也是今天党员干部坚强党性、提升自我的重要方法。在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自觉对照党中央的要求、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英模人物榜样,同时发挥好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勇于查找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查暴露的问题,又查隐蔽的问题;既查工作上的问题,又查思想上的问题,真正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还要深挖思想根源,打扫心灵上的灰尘、清除思想上的杂念、校正行动上的偏差,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保持如山的定力。

尽好整改之责。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中可以看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问题,甚至我行我素,顶风违纪,其根本原因是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要督促党员干部对已存在的问题及时检视、及时整改,并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对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又要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上下功夫,把纪律和作风要求融入日常、形成自觉,做到强化党性不改本色、担当使命不负重托,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无论是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还是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都必须依赖于党员队伍过硬、党的作风过硬。党员干部必须从这样的高度认识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在学中知敬畏、在查中找差距、在改中见实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上好党性锻炼必修课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传递出把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员干部要上好党性锻炼“必修课”,努力涵养过硬的政治品格,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在党性锤炼“大熔炉”中百炼成钢,在奋进新征程上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人的党性,本质上是党的性质宗旨在党员身上的内化和外显,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我们党作为一个有9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既是立党之本,也是党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性教育高度重视,强调“我们把加强党性锻炼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手抓思想、塑形象、立标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一手抓警示、明底线、促敬畏,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养正气、祛邪气、固根本”,为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重要遵循。党性修养是一辈子的事,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要持之以恒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

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员干部的本色。政治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核心,是党员干部的根本性修养。提高政治修养,关键是对党绝对忠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紧跟随、落实上不折不扣。要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要涵养政治定力、练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常修常炼、常悟常进。

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党员干部只有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才能筑牢安身立命之本。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更加坚定地挺起共产党人精神脊梁,恪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从中涵养干事创业精气神,融入干事成事全过程,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强调“使守纪律成为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自觉修养”。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坚持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按党章要求规规矩矩办事。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常存敬畏之心,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要常态化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引导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勤奋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指出了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方法论。

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使命任务的战略高度,从中央八项规定这个“徙木立信”之举破题,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从公款消费的一条条红线划定,到会风文风的一寸寸纠偏,再到公务接待的一分分压减,以钉钉子精神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全党上下以“节节发力”换来清风扑面,靠“寸土不让”涤荡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然而,纠治作风顽疾如治沉疴,难以骤愈。病愈尚有恢复之期,若疏于调理,潜伏的病原体仍可伺机复起,终成肌体之患。当前,作风建设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如若放松警惕,一些已经初步压下去的问题很可能死灰复燃。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破解作风难题,需坚定决心、保持耐心,像防止疾病复发一样反复抓、常巩固。具体而言,就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要落实作风建设具体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良性循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还要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锅内扬汤不如釜底抽薪。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作保障。没有制度保证,改进作风的成果最后也保不住。作为稳定、系统的行为规范,制度能将作风建设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固化为长期规则,为党员干部划明“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若缺乏刚性的制度约束,作风建设则易陷入“抓则紧、放则松”的循环。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从《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再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我们党先后出台一系列制度规范,针对作风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标出“红线”、划出“雷区”,坚决做到令出必行、令行禁止,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引领作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要在解决体制和制度问题上多下些功夫。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建章立制,既坚持解决问题又坚持简便易行,既坚持目标导向又坚持立足实际,既坚持创新发展又坚持有机衔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同时,要强化党内法规制度执行,进一步明确行为规范,形成对党员干部的有效监督和约束,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在常抓不懈与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坚决遏制作风问题反弹回潮,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在反复锤炼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每期一言】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不可贪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