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荐读2025-10

发布者:纪检监察网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0-24

廉文荐

2025-10

总第46



准确把握巡视重点 精准有效开展监督

2025年是推进巡视全覆盖的关键一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经党中央批准,2025年重点巡视省(区、市)。要准确把握巡视省(区、市)的规律特点,聚焦职责、抓主抓重,不断提升工作精准性、有效性。

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每个地区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出席全国两会时,都提出了指导性针对性很强的任务要求。巡视要结合被巡视地区实际,把握共性、突出个性,深入了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情况,监督检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情况,揭示贯彻落实中的政治偏差,特别是只表态不落实、阳奉阴违、打折扣搞变通以及政绩观错位扭曲、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问题,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深入了解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情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巡视要对照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总目标和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深入了解省(区、市)强化领导责任、有序推进各方面改革实施落地情况,着力查找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避重就轻、不敢啃“硬骨头”、搞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以有力监督保障改革顺利推进。

深入了解统筹发展和安全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自觉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巡视要深入了解省(区、市)统筹发展和安全情况,深入揭示被巡视地区存在的突出风险隐患,以及背后的责任缺失、制度缺失、机制缺失问题,督促党委坚决落实维护国家安全主体责任,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

深入了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情况。一个地方和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局面如何,关键在于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是否尽到了责任。省(区、市)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数量多、层级多,工作涉及的领域多,尤其要落实好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巡视要深入了解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揭示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领域存在的廉洁风险,以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省(区、市)党委坚决扛起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持续加大一体推进“三不腐”力度,不断净化政治生态。

深入了解班子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省(区、市)党委在本地区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巡视要深入了解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特别是“一把手”情况,了解领导班子执行民主集中制和科学决策、依法办事、团结协作等情况,了解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督促省(区、市)领导班子切实增强政治担当、驾驭能力、表率作用,更好落实党管干部原则,不断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深入了解巡视整改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巡视情况汇报时,对认真抓好巡视整改专门提出重要要求,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也对加强巡视整改监督作出明确部署。巡视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结合巡视反馈意见,深入了解党委落实整改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履行整改监督责任情况,深入查找重点难点问题整改不力、“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持续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在强化巡视整改上见真章、求实效。

对省(区、市)开展巡视,点多面广,任务繁重。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注重同题共答,坚持稳中求进,以严明的纪律作风,扎实稳妥完成巡视省(区、市)任务,切实取得良好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落实主体责任是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重要内涵

管党治党根子在党委、关键靠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地方和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局面如何,关键在于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是否尽到了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握主体责任的政治属性,真正把担子担起来,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落实主体责任是其中的重要内涵。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党的领导既宏观又具体,必须依靠千千万万个党组织发挥作用,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求落实到位,确保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必须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各级党委作为管党治党的领导主体、落实主体、工作主体和推进主体,只有充分发挥领导和组织作用,才能使上上下下、条条块块都动起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将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党章总纲规定“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等,均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出了相应要求。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纪律松弛、作风飘浮状况显著改变,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氛围不断形成。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责任上的缺位、措施上的失效,制约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效果。党的优良作风、铁的纪律不是靠说出来的,是抓出来、带出来、管出来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既是政治责任、政治担当问题,又是政治态度、政治立场问题。

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必须扛在肩上,敢于担当。要深刻认识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就是严重失职的观念,坚决纠正只抓业务不抓风纪、只管发展不治腐败等问题,将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将全面从严治党置于党和国家中心大局中统筹谋划,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布局,全面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委书记要做管党治党的书记,当好第一责任人,对党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健康成长负责。

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必须抓在手上,落细落实。要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来抓,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把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建设之中。把好选人用人关,把“严”字贯穿于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贯彻执行,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始终保持对腐败现象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基础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按党章办事,把对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管理和监督在标准上严格起来,在内容上系统起来,在措施上完善起来,在环节上衔接起来,做到不漏人、不缺项、不掉链,使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解决一个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责任是事业所赋、使命所系,履行主体责任,考验的是党性、体现的是担当。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并非易事,无论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还是纠风治乱、反腐惩恶,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着想,时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坚持原则、动真碰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成效。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领导干部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责任”。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责任,发挥“关键作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

领导干部树标杆、作表率,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波澜壮阔的历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和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发挥作用密不可分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和军队的一批又一批领导干部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以舍我其谁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获得了广大党员群众和全军官兵的由衷钦佩,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大领导干部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和实干苦干的务实作风,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迎来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朱德的扁担”“焦裕禄的家风”“杨善洲冲在前干在先”等故事,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领导干部自身抓起严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2013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掷地有声地郑重承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表达了从高级干部抓起、以身作则的严肃态度和抓好党风、搞好作风的坚强决心。令行禁止、以上率下,带来了党风政风清明、社会风气良好的新局面,赢得了党心民心。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做得好,就能树起标杆、带动一片,凝聚起管党治党的强大正能量。

关键少数”担负关键责任,应发挥关键作用。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领导干部坚决扛起管党治党责任,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马克思主义手电筒”不能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真正做到在管党治党上没有特殊党员、不留任何死角和空白。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既挂帅又出征,持续把责任传导给所有班子成员,压给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领导、检查、督促分管部门和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对分管部门和单位党员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敢于直面问题、敢抓敢管,坚决防止事前当“老好人”、事后当“诸葛亮”。对在管党治党上不敢担责的,要严肃问责,释放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以精准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新征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无私无畏、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抓领导、领导抓,一级示范给一级看、一级带领着一级干,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巩固发展全党动手一起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把党治理好、建设强,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证。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达观是一种境界

《晋书·吴隐之传》写到吴隐之赴任广州刺史时,“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历。

那么一个官员是不是真的饮贪泉之水则必贪,饮廉泉之水则必廉?据说喝了贪泉的水便会使人产生贪得无厌的欲望,但隐之就不信这个邪,以身试水到任后依然清正廉洁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水并无左右人的力量。人若有贪念并不在于饮的是什么水,关键在于有无自我约束能力。

客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的主宰力量,以及其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力是必然的。但一个人生存之道与处事之则,更重要的影响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欲念;来自于其树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官之人多见其春风得意的景象,势必声色犬马,夜夜笙歌,乐不思蜀。邪念生了出来,忘其正身之道于是乎,邪恶一路势如破竹,到最后种下不可收拾的恶果,终为自己,为家人,为人民,也为国家酿造了无法改变的巨大恶果。

人生有三态:悲观、乐观与达观。悲观的人在山脚看世界,看到幽冥小径;乐观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到柳暗花明;达观的人在山顶看世界,看到天广地阔。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芸芸众生,人生无常,不被艰难困苦吓倒,方显英雄本色。

作者:韩建军


味道”是心提供的

大味必淡,因淡而久远。

懂得大味必淡,是要在怡甜快辣之后,就像艺术中“平淡”,是要在“绚烂之极”之后。能品出大味的人,才能享受平淡,才能安于平淡,才能在平淡中开出散发着淡远香气的花来。

大味是平淡,但绝非无味,而是至味。能够“味无味”,从“无味”中品出味道的,需要懂得而能为无味提供隐藏着的大味的,需要一个历经万水千山的人。

一法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天,好友来看他,见他的午餐只是一碗白饭,一碟咸菜。好友心中不忍,问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弘一答道:“咸有咸的味道。”吃完米饭,他倒了一热水,碗底的汤涮一涮喝下去,又倒了杯白水。好友又忍不住问道:“没有茶叶吗?光白水不吗?”弘一笑道:“开水虽淡也有的味道。

味道”是心提供的。

不管是人还是凡人,从热烈的味觉开始,总归要回到平淡。身体能够长久接受其实常常是平淡的味道,个人吃碗蔬菜没事,吃一碗肉就会伤胃。一顿宴席,往往是以清汤收束的,最后的这碗清汤,可能已经不加盐了。这很像好文的结尾,这也应该成为人生的过程。

(作者:董改正)


求而不贪

唐代围棋大师王积薪总结出“围棋十诀”,流传后世。其中第一条竟是“不贪胜”。围棋作为一项比赛,争的就是输赢,“不贪胜”如何理解呢?下棋为了胜利不假,可以求胜而不可贪胜。“求”是朝着既定目标努力,“贪”则是对欲望的无限放大——既要赢得快,又要赢得多。“贪”会让人心态失衡,人往往因此急功近利、铤而走险,最终痛失好局。理解“求而不贪”的深刻哲理,对人生大有裨益。

(来源:《今晚报》)




     【每期一言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

 ——刘向《说范·贵德》